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 A.官方交流 | B.高层互访 | C.以民促官 | D.经贸引路 |
以下词组可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
| 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
| 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
| D.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
|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
|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
|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
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图片,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这两个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
|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 A.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
| B.国共合作的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
|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
| D.十月革命的影响 |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
| B.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五四 |
| D.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