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一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图8)召开。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此次会议被极为悲情地称为“人类拯 救地球最后的机会。”但此次会议并非一帆风顺,会议一开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二氧化碳减排问题针锋相对,壁垒分明。             
材料二:“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费(2003年以世界平均水平为100)
 
(1)分别写出图8中丹麦东西两侧海域的名称。(4分)
(2)运用材料:(图9)中的数据和有关知识,分析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10分)   
(3)开发新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筒述图8中甲国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表示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导致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大气环流

与东北林区相比,③所在林区树种较丰富的根本原因是③地()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B.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年均温高、降水充沛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可推断()

A.①表示太阳逆辐射 B.②是地面短波辐射
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D.④是地面长波辐射

①、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削弱作用
C.地面辐射 D.大气保温作用

图表示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日可能位于()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南非高原 C.四川盆地 D.刚果盆地

下图为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阴影部分为4月30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5月1日8时 B.4月30日8时
C.4月29日8时 D.5月1日20时

一飞机从M点沿最短距离飞往P点,其飞行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西北 D.正西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北京时间)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该日最有可能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①地可能为 ( )

A.北京 B.成都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①地应位于②地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