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野,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某小企业2009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9元,产量为10万件,A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10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髙5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物价上涨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0年A种商品的价值量及A种商品的销售收人分别为
A.4元60万元 | B.6元90万元 |
C.5. 5元82. 5万元 | D.6.6元99万元 |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A.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有条件的 |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 |
C.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要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主要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意识具有能动性 |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