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疆独”组织指挥煽动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回答第1-2题。
在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乌鲁木齐市政府依法严惩了“7·5”事件的犯罪分子表明
A.当前打击敌对势力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不存在全民的民主 |
C.国家应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保障人民民主 |
D.民主与专政从来就是相互对立的,不可能实现统一 |
“7·5”事件后,针对部分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许多网民奋起反击,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揭露。公民这样做是( )
①自觉参加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 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
③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体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5年4月5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大学生志愿者不仅给这些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大学生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使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表明( )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
B.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
C.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5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话。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保持文化民族特色
④在文化交流中自觉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世纪30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道:现代世界极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和气”的思想,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下列符合中国传统的“和气”思想的主张是()
①不同民族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③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都要认同中华文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第五届国际青少年黑森林文化艺术节”将于2015年7月18日在德国弗洛依登拉开帷幕。届时,来自中国、德国、巴西等国的青少年音乐艺术爱好者,将在弗洛依登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文化交流。这一活动
A.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
B.有利于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
C.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D.说明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