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8分)已知四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含有下列阴、阳离子中的各一种,并且互不重复:NH
、Ba2+、Na+、H+、SO
、NO
、OH-、CO
。将这四种溶液分别标记为A、B、C、D,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A或D中滴入C,均有沉淀生成
②D和B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A吸收
③A和D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B吸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
(3)写出D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纯净氮气,反应式为:
NaNO2+NH4Cl====NaCl+2H2O+N2↑放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填写编号)。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溶液容易滴下
(2)B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a.冷凝
b.冷却氮气
c.缓冲氮气流
(3)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N2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_____。
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N2O4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
Ⅰ.实验装置如图Ⅰ所示
(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装置如图Ⅱ所示
(1)写出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提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为了更能直接说明“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通常采用氨氧化法制取。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并设计了下列装置来制硝酸(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
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A、C两装置均需加热,应先加热_________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装置中应填充的物质是_________,该物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F、G装置中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保留上图中黑色粗线框内的装置,但去掉通空气的导管B,将C装置中的双孔橡皮塞换成单孔橡皮塞,请你用图示的方法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同样完成硝酸的制取(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并注明所用药品的名称)。
有甲、乙两位同学想利用下列装置及化学试剂,对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的实验进行改进。
化学试剂:①NH4Cl固体 ②浓氨水 ③固体NaOH
(1)甲同学想方便快速制取少量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 (填序号)。
选用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选用上述试剂制氨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建议,把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收集装置由大试管改为集气瓶且瓶口向上收集氨气,并确保不污染环境,请你根据其设想完成问题:
若用排气法收集氨气,请在图Ⅱ的方框内画出其气体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标出所用试剂(自选)名称。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分离CO2和CO气体并干燥。请完成(1)—(2)两个小题。
图3-9
(1)图中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Y形管和止水夹c、d分别接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溶液是()
A.NaHCO3饱和溶液、12 mol·L-1盐酸、18.4 mol·L-1 H2SO4
B.NaOH饱和溶液、2 mol·L-1 H2SO4、18.4 mol·L-1 H2SO4
C.Na2CO3饱和溶液、2 mol·L-1 H2SO4、NaOH饱和溶液
D.18.4 mol·L-1 H2SO4、NaOH饱和溶液、18.4 mol·L-1 H2SO4
(2)①打开a ②打开b ③打开c ④打开d,为了使气体分离,下列打开止水夹(或活塞)的顺序正确的是(关闭的步骤省略,只要打开的步骤)()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