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常见物质转化时,发现部分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三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已知:①图中每个小三角形的三种物质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元素,K与L含有完全相同的元素;②D、J为固体单质,R为气体单质,其余物质为常见化合物;③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C的浓溶液与固体J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L以及水;④E为淡黄色化合物,E与L或水反应都能生成R;⑤I为氧化物,I与F或C都能反应;G和L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H,H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根据以上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L→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G中通入过量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I→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某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原电池的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使用镁片和铝片,可选用的溶液有2mol/L的硫酸,2mol/L的氢氧化钠,和10.0 mol/L的浓硝酸。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装置。
(1)甲中_____________做负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乙中__________做负极,丙中______做正极。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如果甲和乙同学都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活动性更强。(填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的结论()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
B.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经过时,没有使用价值 |
C.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强 |
D.实验说明化学研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改编】已知X,Y,Z,W, Q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某种原子中没有中子,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盐,Z比Q少4个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W与Q相邻,Q是同周期中半径最小的原子。
(1)W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2)X、Y、Q可组成一种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4:1: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
(3)X与Y所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为 ,它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沸点高的原因是 。
(4)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化合物XQ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 500mL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右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0→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2)曲线由a→b段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的原因___________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编】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序号 |
元素 |
结构及性质 |
① |
A |
A单质是中学化学常见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
② |
B |
B与A在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
③ |
C |
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 |
④ |
D |
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
⑤ |
E |
通常情况下,E没有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 |
⑥ |
F |
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 |
(1)A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B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它属于_____化合物(填“酸性”或“碱性”或“两性”)。
(3)F与E可以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E都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用化学方程式表明这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___。
(5)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中,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8 min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