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盛有10滴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Na2S溶液 |
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 |
| B |
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向2 mL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
|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
| C.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
| D.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的溶液:NH4+、K+、[Al(OH)4]-、NO3- |
| B.稀HNO3溶液: Na+、Mg2+、SO42-、Cl- |
| C.FeCl3溶液:K+、Na+、I-、SO42- |
|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K+、Na+、Cl-、HCO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 B.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
| C.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
|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 |
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放在足量水中 |
| B.放在足量盐酸中 |
| C.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 |
| D.用刺有小孔的铝,包好放入足量水底中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 、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H+、Fe3+、Al3+ |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
|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l |
|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