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回答问题。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

A.决定权 B.选举权 C.立法权 D.任免权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变化。同时,我国各级人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此基础上,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体现了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如果让你概括本次选举法修改的意义,你会选择          

A.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得到消除 B.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C.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不断扩大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各国的认识有共同点,但也有分歧。回答问题
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C.经济全球化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依靠科技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它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均等、不公平的竞争机会,扩大了贫富差距。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当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②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③避开全球化趋势,保护民族工业 ④与发达国家联盟,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十二五”规划强调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在继续搞好在建工程的基础上,中央财政计划再增加总投资约3000亿元。据此完成问题
材料中的3000亿元是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税务收入 D.税务支出

国家增加财政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这一事实说明

A.只有增加财政投资,才能促进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D.只有增加财政收入,才能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于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较高水平的小康
B.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生活,全面小康注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C.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城乡、地区及各阶层的差距
D.总体小康只包括城市,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

我国每年都举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倡导商家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启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制定市场规则
C.树立诚信意识
D.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010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11月全国食品价格对CPI贡献率: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4.7%,食物油上涨14.3%,水果上涨28.1%,蛋类上涨17.6%。这将会
①导致食品的需求弹性增大 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生活成本 ③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导致食品的价值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