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材料一:某电子商务公司只用了6年时间,就以每年300%的速度超越行业的所有对手。该公司在不断壮大成长的道路上有哪些成功的秘诀?
公司坚持以“产品、价格、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坚持“先人后企”的发展理念,并与众多供应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诚信联盟。建立自有快递公司,提高库存周转率,节约了成本:从而提:十公司的竞争力。推出了“价格保护”、“延保服务”等举措,最大限度地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现在,公司获得总额达1.5亿美元的融资,已收购某国外服饰网上购物商城,获得了更优质且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和供应渠道,正逐步从3C产品扩张到传统百货。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成功的秘诀。
材料二: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参与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为什么关注网络监督?你认为应如何确行使网络监督?
材料三:2010年首届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为中国的岁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条条网络通北京,你我都能上春晚”的立意、由网友推选节目创意、演员、导演和主持人的广策略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参与,最终出现在“网络春晚”的演员和节目形式,都是网友和观众票选而出的结果。在全球的互动播出平台上,用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网络特有的节目形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网民献上以“七天看春晚,天天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晚”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材料四:人民网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表明,90%的网民关注两会,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发言人李肇星的答记者问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在回答有关人大代表职权的提问时,李肇星认为,各级人大代表是有职有权的,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职权的行使都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进行。人大是通过会议集体讨论和决定问题的,代表个人不直接处理问题,包括处理具体事项和具体案件。
(4)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说明发言人的上述回答体现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该原则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注: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请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图表1、2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6分)
  (2)选择一个经济学原理,说明解决图表2所反映问题的意义。(4分)
(3)温家宝总理指出,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良知。请就政府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提出你的建议(两条)(2分)。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国务院将根据党的《建议》,起草“十二五”规划草案。全国人大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于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将组织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4分 )

2011年1月18日至1月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积极推动了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请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7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什么经济作用?(4分)
  (2)用矛盾的观点回答,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什么要坚持“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4分)

有经验的造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道纸的准确厚度;老猎手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走过的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汽车修理高手一听声音就知道毛病在哪里……正所谓“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
  请用实践与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简要回答:为什么“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