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婴儿对一点一滴的外部世界已经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某种“模型”,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某种看法。如果这种模型与外部世界相符合,他们就感到满意;若不是符合,即所期望的结果没有出现,他们就感到不满意。
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假如一个婴儿对着他所熟悉的面孔微笑,则说明( )。
A.他喜欢这个人 |
B.这张面孔看上去很亲切 |
C.他期望巩固头脑中的某种“模型” |
D.这张面孔与他脑中的某种期望相符合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每逢假期,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总是不绝如缕。公众普遍感到,旅游景区越来越让工薪阶层去不起了。 |
B.名校的富集,使得“潜规则”横行。单单一个“小升初”,让多少家长身心俱疲,多少孩子使尽浑身解数却依然名落孙山、铩羽而归。 |
C.很多人认为即使唐慧在上访期间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政府也需综合考虑其作为一名受害者家属的情绪,对她的不情之请用最宽广的胸怀给以包容。 |
D.江西是文风昌盛的礼仪之地,从保存至今的端木遗风中,我们可以追寻清明节在江西地区的发展轨迹,更能探求到已逐渐被淡忘的这一节日的本来含义。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菲薄/诽谤 桂冠/冠心病 花茎/泾渭分明 |
B.盈利/萦绕 着火/软着陆 抵抗/扺掌而谈 |
C.横财/蛮横 剽悍/黄骠马 付梓/莘莘学子 |
D.傀儡/皈依 和面/和稀泥 假期/久假不归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俄罗斯媒体称,习近平的此次访问应当确定中俄之间的新型关系,谋求得到俄罗斯的原料资源。中国一旦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即便不伸出援手,也会保持中立。 |
B.少打电话,不乱捐赠,甚至是不炒作、不煽情,从满腔热忱到理性冷静,网民心态日渐成熟,又何尝不是中国社会前行的缩影? |
C.在中国房价高耸的同时,拥有几十套住房的“房爷”“房姐”不断浮出水面,中国民众的神经被强烈刺激着,除了在网上激烈地宣泄愤怒外,却别无他法。 |
D.目前,我国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扩大资助范围和标准,基本达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
B.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
C.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
D.“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追溯 联袂 咏叹调 绿茸茸屡试不爽开源截流 |
B.更叠嗔怪 贴标签 马蹄莲忙里偷闲毋庸讳言 |
C.震撼遨游 座右铭 慢腾腾盲人摸象钟灵毓秀 |
D.敕造希冀 试金石 昧良心面目全非攻城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