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三(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是什么原因招不到工人的。
深度思考
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一方面是用工难,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难,两难并存。这“两难”,既是劳动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上述“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认识评价
最近,‘媒体和社会各界对“用工荒”议论颇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片面看法。
(3)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对“用工荒”现象加以分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我国城市和乡村活跃着一个“草根经济”群体,“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体,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道、社区、乡村,“是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草根经济”之所以发展与活跃是因为()

A.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解决了低收人群体的就业
D.是同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统一的,表现在()
①它们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是中国移动4G标识。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MB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倍,4G手机必将带来生活和娱乐方式的新变化。这说明()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B.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C.新的消费热点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最后一公里”的意思,就是指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鲜蔬菜行业,从销售地批发商开至消费者菜篮子的这段距离。由于处于销售末端,且加价幅度最大,直接导致了蔬菜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下列做法中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提高蔬菜价格补贴,扩大生产规模
B.加快蔬菜配送速度,降低运输成本
C.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D.增加蔬菜供应数量,降低蔬菜价格

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始销售有机蔬菜水果,这些蔬菜水果的价格要比普通蔬菜水果贵好几倍,但销路依然看好。原因在于()

A.有机蔬菜水果的高质量决定其价格高
B.有机蔬菜水果的高需求决定其价格高
C.有机蔬菜水果的价值量比普通蔬菜水果的大
D.普通蔬菜水果的需求大决定其价格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