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可见
①文化遗产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火炬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使文化遗产免受破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对此,作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企业家应该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
C.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 D.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
“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比喻表明
A.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 |
B.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
C.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 |
D.“德”或“才”都是部分意义上的人才 |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启示我们
A.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就有了高尚的道德 |
B.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就能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
C.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修养中的“两难选择” |
D.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告诉我们
A.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
B.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
C.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D.治国平天下是最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