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
(1)客观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2)无论办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
(3)要时时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4)考虑问题切忌思维的直线性、单一性
A(1)(2)(3) B(1)(2)(3)(4) C(1)(2) D(2)(3)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落下帷幕。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经过长期发展,世界经济形成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我们具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条件。各国宏观调控工具明显增多,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为增强,我们具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手段。国际社会愿意加强协调和合作,我们具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共同意愿。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
请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联系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温总理这一讲话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
D.个人利益的满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表明
A.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
C.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
D.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 |
2009年2月,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结束,各单位进入检验成效阶段。为此,新华社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学习实践活动搞得好不好,问题抓得准不准,整改落实到不到位,要让党员和群众来评判。这段话说明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
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判断我们方针、政策和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 |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D.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
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①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②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③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