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3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6.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局部强降雨后,在某些角度,光通过水汽的折射,形成彩虹奇观。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题目。
(1)我国华南地区彩虹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
A. |
锋面活跃 |
B. |
太阳辐射强 |
C. |
对流运动频繁 |
D. |
地形复杂 |
(2)暑假某日,小明同学来到武夷山游玩,降雨过后,看见了彩虹,则小明看见彩虹时最可能的时间与朝向是( )
A. |
7:00﹣8:30 面朝太阳 |
B. |
10:00﹣11:30 面朝太阳 |
C. |
13:00﹣14:30 背对太阳 |
D. |
16:00﹣17:30 背对太阳 |
(3)我国北方夏季彩虹出现频率高于南方的可能原因是( )
A. |
降雨较多 |
B. |
太阳高度角大 |
C. |
白昼时间长 |
D. |
可见度较高 |
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题目。
(1)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
A. |
坡向不同 |
B. |
热量差异 |
C. |
淤积状况不同 |
D. |
季风风向不同 |
(2)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 |
河堤东侧冲刷加剧 |
B. |
吴淞江径流量增大 |
C. |
河堤西侧淤积增强 |
D. |
吴淞江含沙量增大 |
(3)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 |
B. |
上海工商业发展 |
C. |
吴淞江货运量大 |
D. |
上海港泊位不足 |
俄罗斯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主要以开发自然资源与发展国际贸易为主,其他产业相对薄弱。在资金和劳动力过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缓慢,这种现象称为“资源诅咒效应”。目前俄罗斯的油气大量由国外进口,现研究新的技术设备开采油气。俄罗斯北冰洋附近某地区大力发展能源开发利用,其第三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图是俄罗斯产业人口比例图。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题目。
(1)指出图示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产业类型( )
A. |
①第一产业 ②第二产业 |
B. |
②第一产业 ③第三产业 |
C. |
③第二产业 ②第三产业 |
D. |
①第一产业 ③第二产业 |
(2)中俄近年来成功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其首先应解决俄罗斯油气行业的问题是( )
A. |
技术方面的支持 |
B. |
解决环境污染 |
C. |
产业支撑不足 |
D. |
缓解劳动力短缺 |
江苏省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山上废弃矿坑养殖青虾,近年来,通过发展电商扩展销售。2018年以来陆续关闭一些污染严重的青虾养殖场,并由下游愿意付费的企业买单。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1)江苏选择山上矿坑养殖而非平原养殖的目的是( )
A. |
降低生产成本 |
B. |
增加汇水面积 |
C. |
避免占用耕地 |
D. |
减少水土流失 |
(2)分析发展电商销售对于青虾养殖的促进作用( )
A. |
扩大养殖规模 |
B. |
提高产量 |
C. |
保证产品质量 |
D. |
扩展销售渠道 |
(3)关闭污染养虾场后,下游付费意愿最高的企业是( )
A. |
高端康养产业 |
B. |
传统种植业 |
C. |
仓储运输业 |
D. |
信息技术业 |
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1)该州( )
A. |
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 |
B. |
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 |
C. |
南部为荒漠,草场退化严重 |
D. |
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 |
(2)图中( )
A. |
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 |
B. |
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 |
C. |
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清河 |
D. |
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 |
(3)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
A. |
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 |
B. |
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
C. |
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 |
D. |
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