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看 ( )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规律和周围环境的认识 |
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
C.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会友好地善待人类 |
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使我国深受其害。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 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面体现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具体做法()
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③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
④提高人民币汇率,刺激出口,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据某媒体报道:2010年,中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商品进口额约1.2万亿美元,服务商品进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这些都将为全球贸易伙伴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商机。这说明()
A.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我国基本实现贸易平衡 |
C.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D.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的 |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B.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
2011年我国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上要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继续扩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成6—7题。通货膨胀带来价格的全面上涨,这些商品的价值量()
A.不变 | B.变大 |
C.变小 |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
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 )
①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②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大于社会总供给
③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