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看 ( )
|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规律和周围环境的认识 |
| 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
| C.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 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会友好地善待人类 |
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 )
|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
|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
|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
|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
|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
|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 )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
|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
|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
|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 )
|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
|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
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 )
|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
|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
|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
|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