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9年德国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目的是

A.寻求自己的安全保障 B.解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
C.放弃反共产主义的主张 D.联合苏联对付英法的威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据此判断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

A.城邦制的形成 B.梭伦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改革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下图中却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是

A.人民主权 B.三权分立 C.分权制衡 D.责任内阁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段文献资料

A.强调各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
B.主张实施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
C.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D.付诸实施并极大推进民主化历程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 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而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