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是中国获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中的大河之一,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流经西藏、云南,通过缅泰边境入安达曼海。当建设水坝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走向终结的时候,中国西部却掀起了修建大坝的浪潮。据悉,国家发展计划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批准在中国仅存的两条自然生态河流之一——怒江上修筑众多大坝,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据此回答16——18题。兴起“废坝”运动,是因为修建水坝可能对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有 ( )
①土壤出现盐渍化 ②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 ③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④近海鱼类减少
⑤灌溉⑥航运 ⑦养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⑤⑥⑦怒江建坝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
①耕地淹没少、移民数量少 ②水能集中 ③建坝地质条件良好 ④投资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怒江进行水电开发遭到众多反对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在怒江建坝截流发电,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②怒江流域居住着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处理不好还会影响民族团结 ③怒江的水电开发主要是为了“西电东送”,但由于输电距离远、成本高,沿途损耗大,需要进行认真的经济效益分析 ④怒江是“三江并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怒江进行水电开发,将改变自然河流的水文、地貌及河流生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将影响和降低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以及自然美学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表为某年度四个农业区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四个农业区中,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两个地区是
| A.甲、乙 | B.丙、丁 | C.乙、丁 | D.甲、丙 |
丙、丁两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特点是
| A.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 | B.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 |
|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 D.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
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中纬度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靠近现代大河的地点最可能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A处的海岸线自15世纪至现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修建有护海大堤 | B.大河河口不断摆动 |
| C.红树林保护了海岸 | D.海平面不断下降 |
年平均气温 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 A.3100 m | B.3300 m | C.3700 m | D.3900 m |
关于同一山地自然带在甲坡和乙坡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
| B.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
| C.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 |
| D.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 |
下图为我国某种工业类型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黑点代表的工业可能是
| A.制糖工业 | B.畜产品加工 |
| C.风力发电 | D.汽车制造 |
这一工业类型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 B.资金 | C.技术 | D.资源 |
下图为我国某地1月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日期前后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1日 | B.8日 | C.16日 | D.26日 |
该地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长江三角洲 | B.黄土高原 | C.珠江三角洲 | D.塔里木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