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 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其中最 根本性的问题是
| A.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 | B.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
| C.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 D.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
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中法建交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感召 |
|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
|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力图在外交上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
| D.中法两国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
据美国1935年的调查显示,年龄在25至30岁的未婚妇女比例比5年前提高30%。未婚妇女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
| A.美国妇女婚姻观的变化 | B.经济危机 |
| C.社会动荡不安 | D.受当时社会习俗的影响 |
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 A.古典主义 | B.印象主义 | C.现代主义 | D.现实主义 |
一位十九世纪的法国人论及自己的时代:不论是佃农、工人或水手,只要勤劳节俭,就有机会拥有农庄、工厂或商船,甚至可能成为银行家。这种说法反映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 A.封建制度面临解体 | B.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
| C.帝国主义不断扩张 | D.社会主义蔚为风潮 |
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 A.1688年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
| B.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
| C.1789年法国大革命:限制王权,议会制上 |
| D.1917年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