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图一 二次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图二 欧洲共同体
请回答:
(1)指出图一两大集团是如何产生的? 这种结盟性质是什么?(3分)
(2)图二中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统一运动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标?它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5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材料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材料三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佰为伍,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76引《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中“匠”与“主”之间的关系怎样?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

论证历史,探究历史,运用新史观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现代以来,世界不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技术革命、制度革新等,这一切使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20世纪初至40年代之间制度革新的史实,指出世界“变大”的表现。概括近代以来促使世界“变大”的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三霍布斯鲍姆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先进的发展。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材料三中霍布斯鲍姆的观点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他的观点加以论证。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3)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冲击,按照材料四的研究方法概括其主要表现。

交通是现代社会的血脉,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各国铁路建设各不相同。1875年德国铁路里程是27960公里,1890午美国铁路里程是26900公里,同年的英国是32000公里,1894年中国铁路里程却只有483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外铁路建设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材抖二

年份
1894
1911
1927
1937
1945
1978
2006
中国铁路里程(千米)
483
9800
11900
15500
24000
48600
770838


注:表中数据摘编自《浅谈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结题报告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材料三


(3)据材料,从交通方式、动力、工具等方面概括四川交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变化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耳其在极盛时期,不仅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盛帝国,亦展现了高度的文明,其建筑、医学、造船、兵制等,一度远远领先于欧洲,称雄于世界。而在13世纪后,伊斯兰文化开始停滞,逐步走向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的后果逐渐显现,当时许多穆斯林学者对现代世界的变化,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的学说。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如果有人在17、18世纪进入穆斯林国家,他一定可以看到500年前的惯例和制度。”17世纪土耳其著名学者舍勒比在临死前也警告其人民,如果不放弃教条主义,他们将很快会“用张得象牛一样大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
封闭和傲慢,很快使奥斯曼土耳其滑向亡国边缘,先后败于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以及后来的死敌俄罗斯手下,成为“西亚病夫”。
在此情况下,土耳其国内,逐步滋生了改革派。18世纪初期艾哈迈德三世的“郁金香改革”,19世纪初期塞利姆三世的新军改革,都以欧为师,但是他们都被废,改革也被绞杀。继起的马哈茂德二世改革,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人推动的君主立宪,统统失败。
改革无效,唯有革命。经过二百多年的挣扎与反思,土耳其终于选择了凯末尔式革命。并且在政治上确立现代制度之后,通过强力来根除国家落后的最深根源,进行文化革命,脱亚入欧。
——罗天昊《土耳其文化革命何以成功?》(有删减)
(l)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土耳其成为“西亚病夫”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过程中的伟大贡献。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践,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 … … 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l)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中哪几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效果。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经济工作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