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然后给它补写导语。
《经济参考报》盛赞“皖江城市带乘风起航”
导语:
专刊开篇为5000多字的通讯《首个国字号“产业转移特区”——安徽皖江城市带乘风起航》,描绘一幅“勇立潮头、乘风起航”的动人画卷;述评式报道《全力承担历史重任》,阐述了作为首个国字号“产业转移特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但是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安徽人必须勇于承当,全力以赴,开拓创新。专刊还利用近三个整版的版面,分别以《合肥:筑巢引得凤凰来》、《芜湖:长江巨埠皖之中坚》、《马鞍山:接轨长三角“第一站”》、《铜陵:五大承接优势助力产业转移》、《安庆:现代“宜城”》、《池州:抢占沿江旅游制高点》、《巢湖:打造“三基地一新城”》、《滁州:谋划“121”空间发展格局》、《宣城“绿色”承接产业转移》等为题,对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等方面所具备的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进行详细报道,同时还配发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图片。
(节选自2010年3月19日《安徽日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句停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用排比兼问句的形式加以表达(要求不改变原句的内容)
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师长、国家和大众的恩惠。父母、师长、国家、大众的养育、教诲、爱护和助益,使我们存于天地之间,使我们能生活得幸福快乐。
答: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使句意连贯、句式对应的语句。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怎样变得成熟?,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_________。不是光,_________。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________,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针对下面一则消息的内容做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畅、不超过40个字。
1月6日,号称“西湖第一高楼”、建成至今才13年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实施爆破;1月7日,杭州市昔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5年前的铁道大厦,
据报道,按照设计寿命,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至少可以使用100年,可是所在地块被高价出让,受让方要求平整土地后重建一个大型商业项目。而杭州铁路大厦被爆破,是因为它毗邻的杭州火车站要扩建,而杭州火车站1993年已经进行过改建,短短十多年后,又要推倒重来。
有关专家透露,我国房屋建筑使用寿命仅为设计寿命的一半。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明确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到100年。
点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先在(1)处为上文补写一个结论,然后在(2)处填入适当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
因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将使我们的民族思想开放,视野宽广,从而发展我们的事业;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成就我们的伟大。(2)

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宋徽宗赵佶有一次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家。有的画师画了深山古寺的全景,有的画师画了密林掩映的深山古寺的一角。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家画了以下的画面:崇山峻岭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一个年迈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水倒进桶里。和尚挑水,表明附近有寺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挑水,可以想象那是座破败的古寺。寺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就表现了“藏”字。
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要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请参照划线语段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不超过50字)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