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⑴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答: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后面题。
上小楼·隐居
【元】任昱注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
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注释】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年不详。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人,少时好游历,一生不佳。
诗歌的题目是“隐居”,作者围绕“隐居”依次写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本曲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选择两三例分析作者通过这种手法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望长安
贺铸
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①小。拂头杨柳穿驰道。
莼羹鲈绘②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注】①玉骢:泛指骏马。②莼羹鲈鲶: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下片“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