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太平洋中有这么一个“作品”,叫“太平洋垃圾旋涡”——基本上是由废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的版图。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生产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终“归宿”是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见图19中甲所示),面积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30米。这种“垃圾旋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很多国家与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简述图示“垃圾场”垃圾的主要来源地和“垃圾旋涡”旋转的方向。
(2)概述图示“垃圾场”分布的大致范围,并分析大量塑料垃圾在甲海域聚集的主要原
因。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材料三: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与英国首都伦敦1月气候资料对照表
日均最高气温 |
日均最低气温 |
平均降水总量 |
|
阿斯塔纳 |
-14℃ |
-25℃ |
2mm |
伦敦 |
1℃ |
-7℃ |
80mm |
(1)巴尔喀什湖 “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其形成原因是。
(2)中亚地区与欧洲西部的纬度相当,但冬季气候特征却有明显差异,请根据材料三,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4)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气温曲线、降水柱状)。读图完成问题。
(1)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7、8三个月,简析其原因。(2分)
(2)比较甲、丁两处河段的流量差异,并简析其原因。(6分)
(3)比较甲、乙两河段的水系特证差异,并指出其影响因素。(6分)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条河流的流向为:
A河,B河。(2分)
(2)山峰C与D点之间的高差范围为m。(2分)
(3)现在甲、乙两城之间需新修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合理的选线位置。(2分)
(4)现计划在A、B两河间(图示地区)修建一条运河,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最合理的选线位置,理由为、。(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某区域以及邻国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图乙是图甲中我国两城市伊宁(海拔663米)和乌鲁木齐(海拔735米)降水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图甲中甲河每年从我国流出境的的水量较大,可达130亿立方米。甲河流域是我们西部一块水草肥美的地带,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夏日成片的油菜
花和向日葵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伊犁河流域内水能资源占了新疆可开发水能资源的五分之一多。多年来,在伊犁河流域开发了很多水电站。
(1)依据材料比较伊宁和乌鲁木齐在气温和降水上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2)依据图甲判断图中甲河为河(外流或内流),并说出判断依据。并依据材料一分析甲河出境水量较大的原因。
(3)据材料三,说出该流域的人类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读我国某区域图,同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图中信息,年均温18℃线通过图中P、Q两处中的哪一处并说明理由。(3分)
(2)分析图中台风过境时甲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原因。(5分)
(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据图分析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