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生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
D.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
《共产党宣言》至今仍然合理的内容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
B.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
C.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D.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
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材料表明()
A.拜上帝教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 |
B.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其进步性 |
C.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
D.向西方学习的不深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下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南京条约》之后 | B.《北京条约》之后 | C.《马关条约》之后 | D.《辛丑条约》之后 |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
唐朝前期设置的北庭都护府:
A.有力地管辖了整个新疆地区 | B.恢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
C.是唐太宗时期设置的 | D.加强了对回纥的管理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