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电视剧《闯关东》从艺术形式再现了这段历史,成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电视剧。回答21—23题。
21、《闯关东》之所以吸引观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弘扬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这些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③必须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④应该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闯关东》说,《闯关东》是对民生品德的发现,正是对民生百态的描摹,对肥沃黑土地生活的挖掘,才使《闯关东》谱写了一曲民族悲壮而奋进的史诗。这说明:
A.先进文化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大众文化风格多样、类型多种
C.大众文化具有导向、示范功能 D.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23、《闯关东》中“闯”的精神给人们带来了进步,带来了幸福。这说明:
A.先进文化决定个人的发展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培育“四有”公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对比
| 年份 |
少数民族五省区GDP增速(%) |
全国GDP增速(%) |
| 1953 |
14.4 |
23.7 |
| 1978 |
14.3 |
20.2 |
| 1999 |
7.6 |
8.8 |
| 2008 |
12.9 |
11.7 |
注: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材料二:2009年7月6日,新疆雏吾尔族自治区主席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1)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2)分析材料二是怎样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时代的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英雄模范的道德楷模力量来推动。这主要说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
2010年3月的一场“桃花雪”将神州大地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有人认为,这场“及时雪”给今年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好的墒情;也有人说这次暴雪是“桃花劫”,对冬小麦返青恢复生长不利。但相关专家分析指出,其实,这次暴雪从总体上看“利大于弊”,这种分析表明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②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主体差异性④矛盾具有主、次方面之分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一个略带幽默、外形象中国传统汉字“人”的蓝色小孩。取名“海宝”意为“四海之宝”。其设计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过程
①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把握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③完全出于设计者的主观感受
④体现了人的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
|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内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