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随后根据征集的意见,对《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并颁布,各省级政府按照《指导意见》和本省情况制订具体方案实施。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
A.审慎行使权力 | B.增强工作透明度 | C.听从民意 | D.令行禁止 |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从哲学上说,这种观点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 B.存在决定思维 |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 D.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不同 |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上述论断主要说明了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B.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
C.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D.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
2008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多次沙尘天气,呈现出频率高,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预示着我国正在进入新一轮沙尘天气频发期。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形成,天灾是一方面,人祸更值得关注。据此回答16—17题。由于人祸形成沙尘天气,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 B.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为人类服务 |
C.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 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
对材料中“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
A.“天灾”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
B.“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
C.要认识“天灾”形成的规律,规范人类活动,避免“人祸”发生 |
D.只要克服了“人祸”,就不会出现沙尘天气 |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探测。这里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②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③对真理性认识的追求是无限的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吉祥物、奖牌都是中外文化的组合,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
C.意识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