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早在一个多月前我们就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许多商家不仅用各种圣诞物装饰店面,而且还出售各种各样的圣诞礼品。更有一些商家打出了各种促销打折的广告,据说,市区某商场在24日平安夜人满为患,实现了上千万的销售额,直到凌晨3点左右才关门。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圣诞节,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洋节”的重大影响力。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这一“洋节”有何重大影响力?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通过劳动筑起中国梦的动员令。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让我们更加有力地唱响“劳动光荣”的强音,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材料二 如何让劳动体现应有价值,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当前,劳动者就业难;收入与其付出相比、与劳动成果相比,还是不协调;那些曾经拼搏在建设城市第一线的农民工,依然得不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到老了没有保障;在劳动者更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中,随时被炒鱿鱼的担心,劳动保护不足,强制加班、拖欠薪水等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依然存在。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让每个劳动者公平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1) 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知识,谈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5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为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提出合理化建议。(16分)
(3) 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说明怎样“实干”才能“兴邦”?(10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答记者问时指出,这次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如果说机构改革是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那么转变职能则是理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
(1)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9分)
(2)有人认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就是彻底变革现有的行政体制。”结合材料,请运用辩证否定观和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2分)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表 中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和部分服务需求情况

年份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0.76
1370
2010年
1.11
1530
2020年
7.0
2100

材料二: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要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的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二,说明解决“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履行其职能。

( 34 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材料二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改革税制、稳定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下图是我国2013 年采取的财政措施(部分):

材料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木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1)结合材料一,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12 分)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10 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理解。(12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