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下图为菲利普斯曲线。

2013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通胀率不能再上升。这样才能确保宏观经济在合理区域运行。
材料二:中法美就业和GDP在三大产业中的构成比重表(%)

国家
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法国
就业构成(2006年)
4.0
24.6
71.0
GDP构成(2006年)
2.2
20.9
76.9
美国
就业构成(2006年)
1.6
20.6
77.8
GDP构成(2006年)
1.3
22.0
76.7
中国
就业构成(2012年)
33.6
30.2
36.2
GDP构成(2012年)
10.1
45.3
44.6

材料三: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描述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学涵义。用铅笔在图中涂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合理区域
(2)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就业的经济价值。
(3)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某市市委根据该市民盟市委的提议,就该市古村文化保护、开发及利用向社会征求意见。该市市委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一些普通村民对古村文化保护问题提出建议,形成《关于古村文化保护,开发及利用问题建议》。这份建议提交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实施。
材料二:近年来,某市市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学习科学发展观,在保护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工作重心向民生工程倾斜,着重解决就业、廉租房、大气污染、困难群众生活等重要民生问题、通过民生工程拉动发展、通过发展改善民生。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9分)
(2)说明某市市委的工作重心向民生工程倾斜的政治学依据。(7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以后,黄河、江淮以及华北地区中南的大部分地区发生干旱。2011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低温雨雪天气,其中,湘、桂等地出现了冰冻现象。2010年冬全球极端天气层出不穷。专家警告随着全球变暖,以后百年难得一遇的极端天气,将可能变为“20年一遇”。
材料二:进入2011年,极端天气在全球再次发生,全球粮食安全会面临挑战,国际农产品价格走高,中国作为全球小麦第一生产大国,黄河地区的干旱引起各方的关注。专家表示,如果干旱造成小麦减少,或将成倍推升CPI。由于目前灾害天气存在不确定性,一些商品价格应在未来受到影响。
材料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国政府把应对气候变化摆在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呼吁建立可行性论证、气候灾害评估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应对极端天气变化的现象?

2010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2008年8月底,我国启动面向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并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广泛深刻调研的同时,通过专设邮箱、教育部门户网站设专区、组织网民座谈会、广泛发动媒体参与等多种形式,采取开放式办法,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反复论证,数十次易稿,形成了纲要初稿。为了进一步听取意见,温家宝总理决定邀请各方面代表到中南海座谈。
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规划纲要》的形成过程蕴含了哪些哲理?(16分)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析如何把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12分)

2010年1月12日海地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联合国安理会向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增派3500人;世界银行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紧急援助;驻海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紧急提供医疗等方面援助;欧盟承诺大幅增加对海地的各类援助。中国也积极参与震后海地救援工作,第一时间通过联合国向海地提供260万元捐款。
2009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着相应责任。
(1)震后海地得到众多国际组织援助,据此有人认为:“国际组织是处理国际事务的关键。”请评析这一观点。
(2)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