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泰国华欣出席了第十二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二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四届东亚峰会。会议期间,温总理提出,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带动双方各领域交往与合作。为此,中方明年举办自贸区论坛、双方共建自贸区商务门户网站、在东盟国家建立经济合作区、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温总理还就加快构筑互联互通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深化农业和农村合作,加强在生态环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防控、社会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提出许多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增强东盟国家自我发展能力,而且对促进中国—东盟关系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各国领导人高度赞赏中国奉行睦邻友好政策、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合作,一致认为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帮助东盟国家克服困难、共同应对挑战,是维护本地区金融经济稳定、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表示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务实合作。
(7)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我国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互利合作的原因。(10分)
材料五
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五的人类活动。(10分)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R&D经费支出(亿元) |
4616 |
5802 |
7063 |
8687 |
10240 |
||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
314045 |
340903 |
401513 |
473104 |
519322 |
||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
1.47 |
1.70 |
1.76 |
1.84 |
1.97 |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
(1)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发展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合理性。
材料三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山东某地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结构。这种模式,消除了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了村民自治组织结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开展“四位一体”村民自治新模式取得成功的道理。
建设“幸福中国”,必须打造“诚信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交易双方的诚信状况与各自获益状况关系表
甲方 |
|||
诚信 |
不诚信 |
||
乙方 |
诚信 |
甲方获益200,乙方获益200 |
甲方获益0,乙方获益300 |
不诚信 |
甲方获益300,乙方获益0 |
甲方获益100,乙方获益100 |
(1)用经济生活知识解释上表反映的关系,并回答企业要追求诚信的经济理论依据。
材料二市以诚为本,诚以信为基,信以德为源。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搞市场经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而是信用、信誉以及培植保证信誉的机制。中国需要市场,市场需要秩序,秩序需要靠信誉来维持。因此,信誉能够塑造中国。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为塑造诚信中国,公民和政府该怎么办。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同时,各级部门、各级领导要从每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抓起:小家庭争吵,邻里间纠纷,误解引起的口角,无理挑起的“战火”等每一件小事都要管,而且要管到底。只有这样,才能约束人们的许多不当言行,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形成大家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风气,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某个原理,分析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抓起?(10分)
材料: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