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 H2(g)CO(g)+ H2O(g) △H =" Q" kJ·mol—1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Q 0 (选填“>”或“<”)
(2)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反应热△H不变
(c) 正(H2)=
逆(CO) (d) CO2的质量分数不变
(3)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850℃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时间(min )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5 |
0.116 |
0.216 |
0.084 |
|
6 |
0.096 |
0.266 |
0.104 |
|
①计算:3min时(CO的浓度)c1=_ _mol/L,H2O(g)的转化率= 。
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溶液
A.①和② | B.①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④ |
由碳、氢、氧、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某些元素被氧化成酸。下列元素与酸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碳→碳酸 | B.硫→硫酸 | C.氮→硝酸 | D.磷→磷酸 |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
B.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D.煤炭是清洁能源,直接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下列实例没有应用蛋白质变性的是
A.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服用鸡蛋清解毒 |
B.高温消毒医疗器械 |
C.用甲醛的水溶液保存标本 |
D.把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到人体内 |
对于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
B.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C.遇碘(I2)均会呈蓝色 |
D.在人体内均会发生水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