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告台湾同胞书》最早提出这一伟大构思  ②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③保证了台湾同胞享有充分权力,在台湾当家作主  ④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俄罗斯学者说:“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本质上的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此核心观点认为美国 (  )

A.面临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 B.遭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威胁
C.面临欧洲联盟成立后竞争的压力 D.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利于世界和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 “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