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A、B、C、D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水谷地
B. 内蒙古高原、黄河谷地、秦岭、河西走廊
C.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大别山、皖南地区
D.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荒漠化 |
| C.盐碱化 | D.沙尘暴 |
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
| C.植被较少 | D.蒸发量增大 |
积雪深度指积雪的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因素中与积雪深度呈正相关的是
①降雪量②气温③纬度④风速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③ |
下列地区最不适宜建设滑雪场的是
| A.阿尔卑斯山脉北麓 | B.日本西海岸山区 |
| C.大高加索山北麓 | D.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
我国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对河流径流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3-5月 | B.7-8月 |
| C.10-11月 | D.12-1月 |
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
|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
| 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
| 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成影法测正午太阳高度,发现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其中一次立竿无影的现象出现在6月6日,则另一次的时间大致为
| A.5月8日 | B.7月8 日 |
| C.8月8日 | D.9月8 日 |
若该兴趣小组在夏至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86.5°(黄赤交角取23.5°),则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为
| A.一天 | B.两天 | C.三天 | D.四天 |
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北京 | B.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6°52 |
| C.年太阳高度辐射总量最丰富 | D.气温年较差小于呼和浩特 |
读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图,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程度的分布特点
| A.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
| B.由陆地向海洋递增 |
| C.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
| D.由沿海向外海递增 |
导致江苏省沿海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 A.石油污染 | B.沿海陆地污染物的排放 |
| C.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 | D.重金属污染 |
下列保护江苏省沿海生态环境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 B.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 |
| C.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 | D.停止实行“伏季休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