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我国某河流(东西向)示意图,分析完成18—19题。
该河
| A.有较长的结冰期 |
| B.在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
| C.流域内多涝洼地 |
| D.流域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 |
治理该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
| B.在上、中游修建蓄洪水库 |
| C.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
|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
2009年12月底,菲律宾马荣火山开始喷发。此次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 )
| A.岩石圈 | B.地壳 | C.下地幔 | D.软流层 |
该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
| A.①为地壳 | B.②为岩石圈 |
| C.③为软流层 | D.④为下地幔 |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途述,正确的有 ( )
| A.①圈层为人类主要活动环境 |
|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
|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
|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
使地球上表面“体温”变化不至于过于剧烈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地球上有面积广阔的水圈 |
| B.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圈 |
| C.地球上有生气勃勃的生物圈 |
| D.地球上海陆分布均匀 |
纵波和横波在古登堡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 A.波速都降低为零 |
| B.波速都明显增加 |
| C.纵波完全消失、横波波速突然下降 |
| D.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
| A.地壳厚薄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 |
| B.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莫霍界面以下是地核 |
| C.古登堡界面以上是地壳,古登堡界面以下是地幔 |
| D.根据地震波的变化可知,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