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唐代的一位商人,在长安做生意,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出售在草市搜罗的地方土特产品 | B.在夜市里卖唐三彩 |
C.在居住区内开的丝绸店里卖衣料 | D.必须接受政府管理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 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 D.苏联背信弃义 |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A.加强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
B.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了一批重工业 |
D.加强了国家的国防能力 |
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阻碍之一 |
B.民族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
D.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民族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
下列不属于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近代民族工业表现的是
A.滥发纸币 | B.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
C.发动侵华战争 | D.限制中国机器进口 |
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项目 |
民族企业 |
官办企业 |
外商企业 |
企业数量(家) |
300 |
31 |
731 |
企业资本(万元) |
729 |
1753 |
9782 |
①资金少②规模小③技术力量强④具有分散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