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C是三个不同地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a1→b1 B.a1→a2 C.b1→b2 D.c1→c2
12.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a1→a2 B.a1→b1 C.b1→b2 D.c1→c2
13.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A.a1→a2、a1→b1 B.a1→b1、b1→b2
C.b1→b2、c1→c2、a1→a2 D.c1→c2、a1→c1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 B.增加旅游景观 |
C.防治土地盐碱化 | D.提高粮食产量 |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③沙区粮食产业④沙漠旅游休闲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欲对该地区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所需的最佳资料或技术手段为
A.卫星遥感图像、GIS技术 |
B.1:20万比例尺地形图、土壤类型分布图 |
C.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
D.GPS技术、GIS技术 |
读图,完成下题。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保持水土 | B.防风固沙 |
C.保护农田 | D.净化空气 |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②河道淤积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完成下题。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最可能分别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黑龙江 | B.东北平原福建 |
C.黄海沿岸新疆 | D.海南岛山区河南 |
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分别是
A.高寒缺氧冬暖夏凉 | B.潮湿、多虫鼠土层深厚 |
C.干旱缺水木材短缺 | D.多火山、地震降水稀少 |
乙图中的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阻沙 | B.挡风 | C.防水 | D.遮阳 |
甲地(50ºE,30ºN)白昼长10小时,那么乙地(50ºE,30ºS)日出的地方时是( )
A.5时 | B.6时 | C.7时 | D.8时 |
下图中的外圆圈表示30°纬线圈,O为海洋,∠AOD=7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劣弧AD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当地地方时)是( )
A.18时30分 | B.19时00分 |
C.20时30分 | D.21时30分 |
若劣弧AD表示2015年11月10日的范围,其余为2015年11月11日,则北京时间为( )
A.11月10日13点 | B.11月10日15点 |
C.11月11日10点 | D.11月11日15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