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3两幅文化景观图,回答1-3题。

1.两种文化景观所位于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B.乙图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
C.甲图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                   D.乙图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
2.两种文化景观所在地区的农作物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乙处的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C.甲景观处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D.乙景观处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3.关于上述两种文化景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文化景观都是人们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质,在原始地表上创造出来的
B.两种文化景观是以人类精神活动为主的景观
C.两种文化景观是为了满足需要,创造出来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                            
D.自然对两种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功能形态上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带一路”成为2015年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共同且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A.风能 B.太阳能
C.煤炭 D.石油、天然气

“一带一路”能给诸多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下列受益不明显的行业是

A.文化旅游 B.国际金融
C.电力贸易 D.基础建设

能源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在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称为消费隐含能源。下图为2010年我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的能源强度和人均消费隐含能源统计。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与宁夏相比,天津的

A.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高
B.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低
C.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D.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高

图中I、Ⅱ、Ⅲ、Ⅳ四个象限所代表的区域,最适宜建设能源基地的是

A.I B.Ⅱ
C.Ⅲ D.Ⅳ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有关盐丘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覆岩层受张力作用导致弯曲变形
B.上覆岩层被侵蚀使含盐层出露地表
C.含盐层受到流水搬运作用发生移动
D.盐丘形成过程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2014年,目前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为9.75‰。下图为北京市2011~2014年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011~2014年北京市

A.常住外来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
B.常住外来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统计范畴
C.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呈逐渐加快趋势
D.人口再生产模式为过渡型模式高增长阶段

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东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这说明

A.北京市环境承载力高 B.北京市城市功能区分布过于集中
C.我国城市化水平过高 D.北京郊区自然环境恶化不宜居住

读“长江年平均流量变化”图,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主要是受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变化的影响
B.主要是与流域内湖泊面积的变化有关
C.主要与冬季风的强弱有关
D.主要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