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矿区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某兴趣小组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探究该问题。(1)用刻度尺测得摆长为,测量周期时用到了秒表,长针转一周的时间为30s,表盘上部的小圆共15大格,每一大格为1min,该单摆摆动n=50次时,长短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所用时间为t=________s。
(2)用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英文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__________(不必代入具体数据)。
(3)若有一位同学在实验时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图象,就可以求出矿区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
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
②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取π2=9.87)。
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 x,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伏安法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量程0~10V,内电阻约20kΩ);
电流表A 1,(量程0~500mA,内电阻约20Ω);
电流表A 2,(量程0~300mA,内电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2A);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250Ω,额定电流为0.1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5Ω);
开关及若干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I-U图线.
(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
(2)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选填器材代号).
(3)请在如图甲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图乙中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实验室备有的器材是:电压表(0~3 V,3 kΩ)、电流表(0~0.6 A,0.1Ω)、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以上。
(1)他们应选用图中图所示的 电路进行实验;
(2)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描绘出如图所示U-I图象,由图分析可知,小灯泡电阻R随温度T的升高而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已知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标有1.5 V字样,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求出小灯泡在1.5V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是 W,电阻是 Ω。
为了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
A.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为2 V,内电阻约为1 Ω)
B.电压表V(量程0~3V)
C.电流表A(量程0~0.6 A)
D.滑动变阻器R1(0~40 Ω,额定电流为2 A)
E.滑动变阻器R2(0~1 kΩ,额定电流为0.1 A)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还要方便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 。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右图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U-I图象。
U/V |
1.95 |
1.86 |
1.80 |
1.54 |
1.64 |
1.56 |
I/A |
0.05 |
0.15 |
0.25 |
0.35 |
0.45 |
0.55 |
(3)根据所画的U-I图象,求得被测电源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Ω。
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的大小并同时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同时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U2.根据记录数据计算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分别描绘了a、b两条U-I图线,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的表达式:________;
(2)小灯泡两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选填“a”或“b”);
(3)根据图乙可以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该电路中小灯泡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W.
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金属丝的阻值,操作过程如下:
(1)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开关旋至电阻挡“×10”挡位。
(2)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 旋钮(填图甲中的“A”、“B”),使欧姆表指针对准电阻的 处(填“0刻线”或“∞刻线”)。
(3)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相接,此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4)为了使金属丝的阻值读数更准确一些,该同学应将选择开关旋至电阻挡 (填“×1”或“×1k”)挡位,重新进行 。
(5)重新测量得到的结果如图丙所示,金属丝的电阻为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