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黑箱内有一不明电学元器件H,把它和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源等组成一个电路,用两只电压表同时测量H和R两端的电压。改变R的阻值,得到多组U--I数据。但由于记录数据马虎,表格中的两组电压表读数,哪一组对应的是V的读数没有确定。已知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可以认为是理想电表。
I/A |
0.12 |
0.21 |
0.29 |
0.34 |
0.42 |
0.47 |
0.50 |
U1/V |
0.20 |
0.40 |
0.60 |
0.80 |
1.20 |
1.60 |
2.00 |
U2/V |
4.20 |
3.55 |
2.95 |
2.50 |
1.70 |
1.05 |
0.50 |
(1)把U1、U2和电流I的关系在U--I图上描点,结果如图所示。请你在答题纸上的U--I图象上作出H的伏安特性图线,并在图线旁标注字母“H”。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电学黑箱内的器件H,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
A.半导体二极管 B.热敏电阻 C.小灯泡
D.定值电阻 E.电感线圈 F.大电容
(3)本次实验中的电源的电动势是________V,内阻是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恰好为10Ω,则此时黑箱内的H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质量分别为mA、mB)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落点.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①两小球的质量关系应为mA ___________ m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N是_____球的落点,P是_____球的落点.
③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
在“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中:
(1)为观察亮斑在竖直方向上的偏移,应该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使亮斑位于屏的________,然后,应把“DC-AC”开关置于________位置,以给示波器输入一个直流电压.
(2)为给示波器输入一个Y方向的直流电压(要求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请将图实-10中器材与示波器连成正确的电路.
(3)如果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发现水平方向有一自左向右的移动图形,现要使它在水平方向出现一条直线的方法是( )
A.逆时针旋转辉度调节旋钮 |
B.调节扫描范围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减小扫描频率 |
C.调节衰减旋钮 |
D.调节扫描范围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增大扫描频率 |
(4)若在示波器的“Y输入”和“地”之间加上如图实-11所示的电压,
而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则此时屏上应出现的情形是图实-12中的( )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 cm,摆球直径2.00 cm,然后用停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下图所示,则
(1)该摆摆长为___________cm,停表表示读数为___________s.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 |
D.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
本题共两题(每空2分,共17分)
Ⅰ、打点计时器用频率50Hz交流电打出的匀加速运动的纸带,则根据此纸带的数据,纸带的加速度是m/s2和打点计时器打第3个点的速度是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小车及车中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沙桶及沙的质量用m表示。
(1)在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需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直到在没有沙桶拖动下,小车拖动纸带穿过计时器时能 。
(2)在 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在控制 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3)如图丙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所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