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º43´N,12º34´E)开幕。此次大会持续11天,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回答1-3题。
1.各国政府和民众特别关注这届会议,电视台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进行现场直播时下列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夜幕降临 B.伦敦烈日当空
C.纽约旭日东升 D.孟买夕阳西下
2.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对于减排有的国家或组织持消极的态度,而有的持积极的态度,参与行动意愿高。下列国家或组织对减排持消极态度的是
A.欧洲国家 B.“岛国联盟”
C.俄罗斯 D.“高山国家”(如尼泊尔)
3.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图5-6为影响农作物生产因素示意图,正确的是( )
图5-6
| A.①花生②水稻③蔬菜④冬小麦 |
| B.①甘蔗②棉花③花卉④甜菜 |
| C.①油菜②花卉③水果④棉花 |
| D.①棉花②桑树③亚麻④冬小麦 |
分析对P坡的开发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图5-5
| A.修建梯田种粮 | B.种草发展牧业 |
| C.广泛栽植茶树 | D.开山取石卖钱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论是平原还是山区都应大力发展种植业 |
| B.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是改造地形的结果 |
| 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 D.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决定农业区位 |
图5-4中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图5-4
| A.①棉花②甜菜③垂直农业④区域专业化 |
| B.①甜菜②棉花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 |
| C.①棉花②甜菜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 |
| D.①甜菜②垂直农业③棉花④区域专业化 |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宜发展( )
| A.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
|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灌溉农业 |
| C.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
| D.以瓜果、长绒棉为主的绿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