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6为影响农作物生产因素示意图,正确的是( )
图5-6
| A.①花生②水稻③蔬菜④冬小麦 |
| B.①甘蔗②棉花③花卉④甜菜 |
| C.①油菜②花卉③水果④棉花 |
| D.①棉花②桑树③亚麻④冬小麦 |
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台湾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
| A.风力较大,风向为西北风 |
| B.风力较小,风向为西北风 |
| C.风力较大,风向为东南风 |
| D.风力较小,风向为东南风 |
此时
| A.黄河下游地区阴雨绵绵 |
| B.福建沿海地区狂风暴雨 |
| C.金沙江河段风和日丽 |
| D.渤海湾沿岸雨雪交加 |
图示意某地气温的年较差分布(单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特点是
| A.由南向北增大 |
| 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
| C.由西向东增大 |
|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
图示范围内,甲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大,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分布 |
| C.地形地势 | D.植被状况 |
图示意四地气候资料,其中①②③④四地与上图所示乙地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
| B.17时~18时 |
| C.18时~19时 |
| D.19时~20时 |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
|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 D.大气逆辐射减弱 |
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的百分比。下表为亚欧大陆38°N~52°N之间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季节变化。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四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 A.①地为温带草原 | B.②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 C.③地为温带荒漠 | D.④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导致③地7月日照百分率全年最小的原因是
| A.受东南季风控制降水多 | B.受中纬度西风控制降水多 |
| C.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 | 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
| B.40°N附近大陆西岸 |
|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
| D.40°N附近大陆东岸 |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
|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
| C.大气污染不易扩散至郊区 |
|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