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32P和35S对噬菌体做了如下表标记,结果产生100个子代噬菌体,它们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请分析回答:
标记物 |
噬菌体成分 |
细菌成分 |
DNA |
标记32P |
31P |
蛋白质 |
32S |
标记35S |
(1)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应含有表中的_ _ ____ __元素,含这些元素的噬菌体之比是___ _。子代噬菌体不含有表中的 元素。
(2)若已知该噬菌体的DNA有3000个碱基对,则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外壳合成过程中最多需要 个tRNA。
(3)用图解写出噬菌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来源
如图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2)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a过程是一种方式。
(3)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
(4)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下图中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是[]。
(5)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如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
目前,精子载体法逐渐成为最具诱惑力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方法之一,该方法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使精子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受精。下图表示利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请据图回答:
(1)获取外源基因用到的工具酶是,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通常利用技术获得大量标记的外源基因。
(2)外源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上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因为受精时只有精子的才能进入卵细胞中。
(3)过程②采用的是技术,该过程中应对已经导入外源基因的精子进行处理。
(4)过程③需要在(至少写出两点)等条件下进行。由于人们对动物细胞所需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培养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
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它是目前在自然界的植物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番茄红素的获得途径如下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番茄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__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___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_________酶。
(4)提取番茄红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已知基因A对a显性,B对b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分析回答:
(1)灰白色壳明蟹性状的出现体现基因通过_____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灰白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若让AaBb×AaBb杂交,则后代中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选取后代中花斑色壳明蟹随机交配,则子代成体中出现灰白色明蟹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下图为明蟹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断)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断)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若明蟹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且明蟹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则:
①控制明蟹抗病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上图中的__________片段。
②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明蟹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Ⅰ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片段;
Ⅱ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不可能位于_________片段。
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X是,其中的Ach(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穿过层膜。
(2)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Ach酯酶缺失会导致。
(3)T细胞分泌作用于细胞Y可增加抗体浓度,雌激素作用于细胞Y上的,也能起到相同作用。
(4)细胞Z是。分析此图可知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5)综上所述,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调节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