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养猪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养猪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芦苇、绿藻、黑藻分布于不同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在 结构上有明显的 现象。
(2)初期,养猪场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后来,养猪场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出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 。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3)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
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遗传。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
①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 、 。
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
(3)若乙病是白化病,对Ⅱ3、Ⅱ4、Ⅲ9和Ⅲ10进行关于乙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酶E切割后电泳法分离,结果如下图。则:
①长度为 单位的DNA片段是来源于白化病基因。
②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个人当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若让个体d与该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人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③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用酶E切割后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
以山东农业大学李铁坚教授为首的农业专家总结养猪技水,创立了新式生态大棚养猪法,也叫懒汉养猪法。
(1)懒汉养猪法充分利用锯末、农作物秸秆粉碎物等作为发酵床垫料。由于猪有拱地的习性,锯末、农作物秸秆粉碎物等就会与猪粪便混合发酵,培养有益菌供猪采食,减少饲料、节约用水等直接饲养成本,实现粪污零排放,无臭气、无污染。同时,还能生产优质肥料,用于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主要遵循了原理。懒汉养猪法使猪只恢复了自然习性,从发酵床中采食肉眼可见的大型白色菌丝。乳酸菌与该菌丝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料床中的各种有益菌之间的关系为。在寒冷的冬季,发酵床表层的温度仍可维持25℃-30℃的水平,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2)现有发酵床混合菌种采自自然界,发酵效率较低。从瑞氏木霉cDNA文库中可获得高效的纤维素酶基因,有人将瑞氏木霉纤维素酶基因转入混合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纤维素的工程混合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图甲中,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源。①、②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 。
某同学尝试过程②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 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 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 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 CO2 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遮光瞬间该植物叶肉细胞中C3含量变化是 。
(2)在光照条件下,图形 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 ,其中图形 B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 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2 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3)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 (填A 或B )的面积变小,图形 (填 A或B )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
下列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示意图(●和〇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请据图回答:
(1)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 。
(2)图1细胞在图2曲线中对应的时期,(填序号)在图3中对应的是①~④中的,则同时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为 。
(3)在图3的A~G中只有细胞才具有受精的能力。
(4)若在图1中的5号染色体上为b基因,则其原因是 。
(5)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那么,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标记15N的子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
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原生质层包括:(填数字标号),完成甲图实验通常选用的材料是,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持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
(2)乙图生命活动的场所在 中,丙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
(3)丁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破坏细胞核中的(结构)会影响该过程的发生。
(4)破坏动物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