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2.该经线可能是
A.30ºE B.120 ºE C.100ºW D.60 ºW
3.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土壤 | C.交通 | D.科技 |
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地形 | B.气温、降水量 |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 D.地形、土壤 |
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
读下面“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
B.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对图中铁路社会经济效益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扩大铜矿石及产品的外运 | B.E港口的经济腹地扩大 |
C.F城经济区位明显改善 | D.增加粮食的出口量 |
EF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 B.全年干燥,沙尘飞扬 |
C.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 D.地势低洼,沼泽众多 |
读图“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区民居屋顶坡度最大 | B.②区民居注重通风和防潮 |
C.③区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感强 | D.①区民居窗户较④区严实厚重 |
人类活动对四个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