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
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
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下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读后回答下列各题。该图说明我国()
A.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 | B.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 |
C.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 D.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有增大的趋势 |
影响我国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推进 | B.城乡人口迁移 |
C.人口老龄化 | D.国家人口政策 |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
A.冲积扇 | B.河流沿岸平原 |
C.河边滩地 | D.河流三角洲 |
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①紧临矿产资源②沿河流分布③紧临农业区④沿交通线分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三面环山,钢铁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
B.水源水量不大,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 |
C.本地夏季风会把钢铁厂的废气带到城区积累 |
D.本地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量太大 |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
|
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国家 |
生态 足迹 |
有效生态承载力 |
生态 赤字 |
国家 |
生态 足迹 |
有效生态承载力 |
生态 赤字 |
比利时 |
5.0 |
1.2 |
-3.8 |
新西兰 |
7.6 |
20.4 |
12.8 |
美国 |
10.3 |
6.7 |
-3.6 |
秘鲁 |
1.6 |
7.7 |
6.1 |
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
A.0.4 | B.-0.4 | C.2.0 | D.-2.0 |
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
C.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
D.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 | B.丙在乙的东北方 |
C.丁在甲的西北方 | D.乙在丁的西南方 |
若此时印度时间(东5.5区)为3日21日13时30分,则()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 B.乙地的区时为17时 |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
若6月22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 B.当太阳在正南方时,高度角为23°26′ |
C.正午时太阳在天顶位置 | D.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26′ |
2009年9月30日和10月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巴东市(1°S,100°E)附近海域接连发生两次7级以上大地震,有5000多人遇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这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 |
B.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
C.板块张裂导致了这次地震的发生 |
D.震后要向印度洋沿海国家发布海啸警报 |
地震发生时防御灾害的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在学校,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 房间 |
B.在街上行走时,用手护在头上,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
C.在商店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旁边,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
D.处于住宅楼上,原则上要迅速乘电梯或走楼梯向底层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