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叙事诗。 |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种“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恒古男儿一放翁”中的“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
D.“一剪梅”是词牌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
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通感,对其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晨钟云外湿” ——这是触觉与听觉的相互沟通。
B“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这是视觉与嗅觉的相互沟通。
C.“风来花底鸟语香”——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鸟抛软语丸丸落”——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下列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④“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⑤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A.⑤①②③④ | B.⑤④③②① |
C.⑤③②①④ | D.⑤①③②④ |
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句是( )
A.客有吹洞箫者 |
B.凌万顷之茫然 |
C.何为其然也 |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
B.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其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
C.“序”只能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
D.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
B.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和廉颇。) |
C.人可以用精神疗救肉体,使肉体获得满足;人可以用书籍拓展延续生命的疆域,使生命不朽;人可以用诚意感动他人,使社会更加和谐。 |
D.兖州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战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