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3)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4)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
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回答: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填左或右)偏。
(3)在图中线段上用箭头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B等高面)和高处(A等高面)之间空气的流动方向。
(4)运用该原理解释其存在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
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
①②
③④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其方向是。
(3)该图表示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的依据
是 。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理由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E为波,F波。图中A、B两个分界面中,B为界面,在该界面上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是。
(3)图中圈层J为,其主要特点是、
。
(4)图中D、H圈层的物质状态有何不同?
该表中所列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1分)
地点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2小时 |
13小时56分 |
(1)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
(3)此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位于下图中的__位置。
(4)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并且正在向移动,天津昼夜
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 ;。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B线是(晨、昏)线;
(2)B、C、E三点中,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角速度大小关系是。
(3)图示日期为月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节气。
图中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时,B点的昼长为时。
(4)描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