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O.8。
请分析回答:
(1)海岛上所有海龟个体的总和称为               ,它是生物进化的             。海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海岛上海龟的                
(2)若干万年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连趾海龟占海龟整体的比为           , 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体的比例为            
(3)导致海龟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                        
(5)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豚鼠毛色的黄色基因R与白色基因r是位于9号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Rr的异常黄色雌豚鼠甲(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豚鼠为异常豚鼠),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

(1)用甲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作亲本杂交,其F1随机交配所得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异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
(2)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染色体组成无异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填“父”或“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或者是(填“父”或“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3)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色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3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与a控制,用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4所示的雌雄豚鼠杂交,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白色细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地菌),该培养基为培养基,其中化合A为目的菌提供等营养要素,在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则常采用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右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2)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萃取剂具有沸点高且 等特点,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
法,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素带,而提取样品形成了多种色素带,其原因可能是
(3)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洗涤红细胞,用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降低分离效果。

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

(1)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发生上表所示变化,这种保护属,2003年起大丰麋鹿保护区进行了麋鹿野生放归,以后若要调查野生麋鹿种群数量,常用方法是,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数量呈型增长,麋鹿种群中性别比例将逐渐接近
(2)观察发现,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在繁殖季节只有雄性鹿王才有交配权,雄性麋鹿为争夺王位开展剧烈搏斗,这将会导致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3)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数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这将引起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观察发现,麋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米花草,其生态学意义为

植物能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来适应环境变化,研究表明气孔的开闭与乙烯有关。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乙烯与气孔开闭的关系,选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子,光照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多个相同的临时装片。选取一个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某一浓度的乙烯溶液(能释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得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
直径。改换装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重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植物体内存在多种激素调节着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其中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性,其作用会因不同而有差异。
(2)乙烯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在“瓜熟蒂落”的果实中,除乙烯外,含量也比较高。
(3)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结果表明,乙烯利对气孔的影响是,由此推测气候干旱时,拟南芥叶片乙烯的含量将
(4)从图示结果看,用浓度为%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一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用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A溶液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上述实验重复进行两次,结果见图二的实验一和实验二。

(1)图一中取该位置切段的原因是()(多选,2分)

A.该段能产生生长素
B.该段不能产生生长素
C.该段对生长素敏感
D.该段对生长素不敏感

(2)振荡培养的目的不但能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还能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
(3)据题意可知,图二中浓度为0mg/L一组的培养溶液是溶液,该组的作用是。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二中,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本实验中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浓度为0.1mg/L时两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