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3t0的时间。为使物体在3t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该为下面四个图中的
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上装备有多功能三坐标多普勒脉冲雷达,可进行全向探测,主要用于发现和跟踪空中与水面目标,工作频率为1.2×109~1.4×109Hz.对空中目标的最远探测距离为470km,该机的雷达系统可同时跟踪60~100个空中目标,并对战术空军的10架飞机实施引导。下列关于该脉冲雷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脉冲雷达采用的是X射线 |
B.脉冲雷达采用的是微波 |
C.预警机高速飞行时,发射的脉冲信号传播速率可能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率 |
D.增大它的振荡电路可变容器的电容,可增大雷达的工作频率 |
如图所示,一粗糙平行金属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该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以初速度v0从轨道底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一高度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轨道与金属杆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滑过程的时间比下滑过程短 |
B.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量比下滑过程多 |
C.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比下滑过程少 |
D.在整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装置产生的热量 |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BDS)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有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C.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D.卫星1要追上卫星2其轨道半径要先增大再减小
质量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上,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的大小为20N |
B.t=1s时物体的机械能最大 |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
D.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m/s |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正上方有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重力加速度为g,则飞行时间t为()
A.t=v0tan θ | B.t=![]() |
C.t=![]() |
D.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