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22-23题。
京口月夕书怀                     旅夜书怀②
(南宋)林景熙①                   (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_______之凉,以华发、异乡写_______之凉。
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黍离
《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毛诗》序说:周大夫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诗歌按什么顺序写的?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样的句子有极强感染力,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抒情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浮生,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词的上片写景。上片多层次、多角度描写景物,请对此进行赏析。
词的下片写人。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玉案
无名氏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结合全词,分析“针线”这个意象出现两次,起到什么作用?
词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问题。
【越调】小桃红客船晚烟 [元]盍西村
绿云冉冉锁清湾,香彻东西岸。官课今年九分办。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杯盘不干,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
【注】①官课:指上缴官家的租税。九分办:免去一分赋税,按九成征收。
开篇“绿云冉冉锁清湾”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曲加以赏析。
结尾“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语调轻松却带有深意,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诗中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有怎样的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