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琴在《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中说:“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一日有10余万人剪掉辫子。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蓄发与剃发是汉文化与满清文化的重要分歧 |
| B.“断发易服”是三民主义“民族革命”的外在体现 |
| C.20万人同日剪辫反映了广东省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 |
| D.辛亥革命有力推动了“断发易服”社会思潮的发展 |
“三言”“二拍”中有许多描写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爱情故事,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据此可知,“三言”“二拍”()
| A.题材过于单一单调 | B.反映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 |
| C.带有人文主义特点 | D.使男女平等观念广泛认可 |
使人类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两位关键人物是()
| A.牛顿和瓦特 | B.牛顿和爱迪生 | C.瓦特和爱迪生 | D.达尔文和瓦特 |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的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
|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 |
| C.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
|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因素 |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
| B.楚辞是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
| C.赋是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
| D.元朝的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