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不能准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力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是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
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
D.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
下表列出了清代人均占有耕地的变化状况,呈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年号 |
公元 |
每人平均亩数(亩) |
清康熙二十年 |
1673年 |
27.92 |
清乾隆十八年 |
1753年 |
6.89 |
清乾隆三十一年 |
1766年 |
3.56 |
A.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B.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
c.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
D.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政策,注重兴修水利、调整田制和赋税,扶植并控制小农经济。其原因不包括( )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
B.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外贸易的收入 |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广大农民对政权的人心向背 |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稳定 |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在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寿彝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
A.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南北联系和经济交流 |
B.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 |
C.南方爆发农民起义需要派军队镇压 |
D.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需要开辟沟通南北的河道 |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段材料表明汉初“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 B.社会动荡不安 |
C.经济破坏严重 | D.封建统治不稳 |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开始运用于农业生产在同一朝代的是(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